10月10日至11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进行了2020年合肥光源基本运行经费实地审核,会议在二号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审核组专家由来自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天文台的八位专家组成。近代物理研究所原有进研究员担任组长。中科院条财局杨为进副局长、曾钢处长、中科大财务处章晨处长、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封东来主任等参加了实地审核。本次会议由近代物理研究所原有进研究员主持。
审核组专家听取了封东来主任汇报的“2018年运行工作总结及经费使用情况和2020年运行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报告”,按照《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本运行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审阅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提供的相关报告及材料,并与主要运行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沟通。随后,专家分为直接消耗、设备维护和人员岗位等3个小组,分别对合肥光源2018年运行经费决算和2020年运行经费预算进行了仔细的审查。
2018年,合肥光源正式进入恒流运行模式,全年运行时间7219.3小时,用户供光5485.49小时,开机率99.06%,平均无故障时间96.24小时,机时利用率91.41%,圆满完成中科院下达的运行任务,性能和运行指标均达满分标准,关键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同行装置公认的优秀水平。
近年来,合肥光源用户数持续增长,2018年申请课题数602,执行课题数370,实验人次达到1320,用户机时供不应求,各线站接待能力基本饱和。
在稳定运行及开放的基础上,成果产出数量及质量继续走高。2018年,用户发表论文总数首次超过400篇,其中一区论文占41.9%,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及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专家组高度评价了合肥光源2018年在运行中取得的成绩,一致认为合肥光源圆满完成了2018年度运行计划,在机器运行、实验站性能、用户开放和成果产出等方面都实现了预期目标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8年运行经费支出能够较好地按预算执行,管理规范。同时,专家组也对合肥光源今后进一步加强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