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组织召开2016年度实验线站中期考核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07-13

  合肥光源作为公共开放型大科学装置,运行开放和成果产出是其重要考核指标。自2016年1月合肥光源进入正式运行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将抓好装置的运行开放和成果产出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各实验线站的建设时间和面向的研究领域不同,其用户饱满程度、科学研究水平及服务支撑能力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现况,实验室于2016年3月召开了专项研讨会,认真分析了每个线站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定位,提出解决思路,并制订了为期6个月的整改计划。

   为检查实验线站整改计划的实施情况,7月1日上午,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组织召开了实验线站中期考核研讨会。实验室主任陆亚林、副主任张国斌及各实验线站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红外谱学及显微成像、燃烧、质谱、软X射线成像、计量、原子与分子物理、光电子能谱、催化与表面科学、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等十个实验站负责人根据今年3月份实验线站部署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汇报了今年上半年各实验线站运行开放情况、已取得的用户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类似实验站发展趋势及国内重要用户需求,提出了各线站下一步工作计划和重点发展方向。

  在过去三个多月中,各实验线站坚持以高端用户、高端课题、高端产出为导向的实验站发展方向,一方面努力解决自身存在问题,提升线站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端用户,取得初步成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在原有基础上新发展用户课题组近30个,接待用户人次近千次,用户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20余篇。

   会议期间,陆亚林主任对每个线站的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充分肯定了部分实验线站通过调整发展思路取得的较大进展。他指出,各线站要根据自身特征,找准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并勉励各线站负责人要努力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勇于突破个人研究领域的限制,与高水平用户开展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从而更好的发挥与用户沟通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