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束团不稳定性和逐束团反馈系统是各大实验室极为关心和必须研究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高流强、多束团储存环,是否能达标和稳定运行关键问题之一。近十年来,世界上新建或改造加速器装置中,均采用逐束团反馈系统(模拟和数字)来阻尼耦合束团不稳定性。而数字反馈技术是构建更高层次反馈系统的技术平台,以期研究和抑制耦合束团不稳定性,提高储存流强和束流品质,这对提高电子储存环的性能,提升我国束流反馈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室王筠华教授领导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耦合束团不稳定性和逐束团反馈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10535040)课题组,以合肥光源为平台,进行数字反馈系统的研制和调试。2008年5月,课题组在国内首次调试成功数字反馈系统,有效的抑制了800MeV运行时的不稳定性边带(上图)。在2009年4月,课题组在系统调试实验中又获得重大进展,首次在国内获得了高流强积累实验的成功。在200MeV注入能量下,横向数字反馈系统有效地抑制了束流不稳定性(中图),从而使得注入束流能稳定注入到300mA以上(下图),最高积累流强达358mA,大大地提高了HLS存储的流强和注入过程的稳定性。
我室王筠华教授领导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耦合束团不稳定性和逐束团反馈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10535040)课题组,以合肥光源为平台,进行数字反馈系统的研制和调试。2008年5月,课题组在国内首次调试成功数字反馈系统,有效的抑制了800MeV运行时的不稳定性边带(上图)。在2009年4月,课题组在系统调试实验中又获得重大进展,首次在国内获得了高流强积累实验的成功。在200MeV注入能量下,横向数字反馈系统有效地抑制了束流不稳定性(中图),从而使得注入束流能稳定注入到300mA以上(下图),最高积累流强达358mA,大大地提高了HLS存储的流强和注入过程的稳定性。
反馈关 反馈开
反馈关 反馈开
2009年4月9日反馈系统调试实验注入流强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