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党委(核科学技术学院党委)19个党支部的40余位师生代表齐聚“8348”学术咖啡吧,参加主题为“核光”的第六期8348师生沙龙,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活动由核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卢嘉炜主持。
与会同志首先通过观看视频,重温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历史时刻。六十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东方巨响”震惊世界,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在原子能科技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铸就了中国核事业发展的不朽丰碑。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硕士研究生胡瑞月、核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卢嘉炜先后深情朗诵了两首赞颂“两弹一星”精神的诗歌——张爱萍将军的《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和聂茂的《两弹一星》,激昂的旋律和动人的词句在与会者心中回荡。
随后,“两弹一星”精神及核科学技术学科专业知识竞赛在19个党支部组成的队伍间展开。竞赛题目由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组成,题目内容充分彰显“红专”与“核光”特色。期间各支部代表队成员踊跃举手抢答,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通过知识竞赛,师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领悟以及对核科学技术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
为赓续精神血脉,激扬前行力量,活动最后设立了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新党员入党宣誓环节。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党委(核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婷的带领下,新老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拳,一字一句庄严宣誓。入党誓词回响百年,红色血脉赓续绵延,初心使命历久弥坚。宣誓结束后向部分师生党员发放了“政治生日卡”。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周婷在总结中指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不仅是为了缅怀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新征程上,为我国的核能事业和国防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是中国科大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承载的使命担当,希望大家以老一辈科学家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知识能力,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