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生院士在“王淦昌大讲堂”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1-04-29

424日下午,由核科学技术学院、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办的王淦昌大讲堂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2号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和生院士以中子散射和中国散裂中子源为题作学术报告,全校数百名师生到场聆听。报告由核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建刚院士主持。

 

原始创新,科技创新,国之重器先行。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批大科学装置相继建成运行,正在有力支撑中国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中国散裂中子源正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装置。

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动态的理想工具之一,中子散射与同步辐射相互补充,广泛应用于诸多前沿交叉和高技术研发领域。陈院士的报告对中子的来源与中子散射谱仪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详细讲解了中子散射在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若干典型应用,让参会师生对其在蛋白质的结构解析、航空发动机的无损检测、储氢材料的微观结构等方面的应用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始于19997月向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的提议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议书,20119月开工建设,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中国散裂中子源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技术和综合性能进入国际同类装置先进行列,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并为解决若干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先进平台。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建80 MeV直线加速器1.6 GeV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两条束流输运线,一个靶站,多台中子散射谱仪、辐射防护系统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并通过成功实施先进的设计理念,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从陈院士的报告中了解到,中国散裂中子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已经产出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期待未来能够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陈院士的报告由浅入深,难易结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展示了一名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大科学工程的建设需要一代代科技骨干的接力传承和不懈努力。中国散裂中子源近20年的建设历程,不可谓不艰辛正是以陈和生院士为首的一支工程技术团队,投入满腔的智慧和才干,奉献最美好的岁月年华,克服选址、资金、技术、异地建设、土建延误等各方面挑战,终于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国家任务!

在报告的结束语中,他殷切期望中国科大学子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学习;希望与中国科技大大学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中子散射研究应用和人才培养。

报告后,学院党委书记李良彬教授向陈和生院士赠送了王淦昌大讲堂特邀报告纪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