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先进光源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用户需求与线站规划(视频)研讨会 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0-03-06


3月3日下午14:00,合肥先进光源用户需求与线站规划(视频)研讨会召开第八场分会,针对燃烧、催化、环境、大气、生命等领域的需求,与会代表对未来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线站的建立进行了研讨。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及上海交通大学齐飞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1位专家做技术应用主题报告,7位专家做分会主题报告,5位专家做交流报告。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近百家单位的250余名专家与用户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潘洋研究员介绍了质谱与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结合的技术优势,以及光电离质谱在燃烧化学、能源催化转换机理研究、大气天体及环境化学、蛋白质组学及分子成像、生物质大分子热解等领域的应用及科学需求,并向专家及用户展示了线站的初步建设规划、技术参数指标及新光源线站的优势。

齐飞教授在技术应用主题报告中回顾了世界上同类真空紫外光束线站的特点及应用情况,以及合肥光源燃烧光束线光电离质谱方法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测量技术的进步给新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强调高通量是未来科学研究对新光源真空紫外光束线的首要需求。
随后,12位专家先后做了报告,分别介绍了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在催化化学、燃烧化学、生命科学、分子反应动力学、大气环境化学、天体化学等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如何发展合肥先进光源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光束线站以满足能源、生命、大气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催化领域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潘秀莲研究员充分肯定了合肥光源在催化剂中间体探测上的应用,从寿命短且含量低的中间体原位分析、高温高压原位检测、空间与时间分辨的原位分析及探测手段多功能联用等方面提出了关键性需求。
燃烧领域和生物质领域的专家展示了光电离质谱方法在燃料燃烧和裂解中间体探测方面的研究。清华大学杨斌教授指出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方法对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对未来线站在极端条件燃烧、能量分辨和光通量、检测及定量测量能力、数据支撑等多方面提出了期望。浙江大学王树荣教授根据目前生物质分解机理方面的瓶颈,对新光源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线站的实验方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分享了质谱方法解析生物分子的优势与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基于生物功能分子的特点,结合时间、空间与化学组成的原位解析需求,阐述了光电离质谱在该领域的独特优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光源亮度、测试条件及现场采样等方面的科学需求。中山大学的李惠琳教授结合高分辨生物质谱技术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对高性能的仪器需求。
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的专家分别从研究领域和仪器装置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兴安教授介绍了真空紫外光探测技术在星际化学、大气化学和燃烧化学中基元反应动力学方面的应用,对第四代光源进行了展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晓国副教授结合光电子-光离子符合技术,阐述了真空紫外光电离技术在反应中间体甄别、水团簇及生物分子中质子转移探测和有机分子及金属团簇探测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进一步对高亮度的四代光源下更高性能的探测器提出了需求。
大气环境及星际天体化学领域的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及建议。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高蕻研究员从星际和大气环境角度,探讨了真空紫外吸收光谱技术在同位素分布方面的应用研究,强调了真空紫外光谱方法是深空探测的重要工具,对比国际先进光源对新光源提出了高光谱能量分辨的需求。夏威夷大学的赵龙博士介绍了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方法研究天体环境中多环芳烃生成机制的研究工作,对未来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线站的光束线稳定性和实验站在极端条件及复杂体系下的性能提出了建议。华东师范大学的杨涛研究员根据星际空间小分子生成机理的研究需求,对新光源光束线站的光斑大小、重复频率等性能指标等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华东师范大学的方文政教授介绍了光电离质谱方法在气溶胶领域的研究,也对新光源线站提供了重要的建议。
在自由讨论阶段,参会专家和用户针对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主要涉及光通量、光斑大小、原位探测、空间及时间分辨、工程应用、极端条件、多谱学联用、仪器及线站运行稳定性、装置拓展等多方面需求。

杨学明院士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鼓励用户多提想法,期待光源稳步推进,汇聚用户对线站的需求,着重聚焦燃烧、催化、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科学问题。最后,他对本次的会议形式及必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合肥先进光源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将合肥先进光源建成世界上具有鲜明特色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