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光源用户在层间协同双活性位点调控光还原CO2至CH3OH的路径中获得新进展
邮箱登录 | 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实验室信息平台
科研动态
中国科大在黑碳气溶胶成核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25-05-10]
合肥光源用户在抗烧结催化剂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2025-03-11]
合肥光源用户在光催化甲烷制乙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2025-02-27]
中国科大在毫秒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研究催化剂非平衡态结构中取得...[2025-01-17]
合肥光源用户在癌症疫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2025-01-10]
合肥光源用户在二次电池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2024-12-24]
合肥光源用户在废旧LiFePO4颗粒修复再利用方面取得进展[2024-12-12]
合肥光源用户在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乙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2024-12-04]
中国科大在冷火焰链分支反应动力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24-11-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在交错磁材料CrSb的自旋劈裂研究中取得最新...[2024-11-15]
中国科大在纳米级空间分辨红外成像及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24-10-18]
合肥光源用户在层间协同双活性位点调控光还原CO2至CH3OH的路径中...[2024-10-09]
合肥光源用户在层间协同双活性位点调控光还原CO2至CH3OH的路径中获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10-09  大小:【

为了调节二氧化碳(CO2)光还原过程中产物的选择性,从热力学角度设计CO2光还原过程,通过调节反应中间体的连接结构来改变反应途径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通过范德华力连接的二维(2D)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层间结构,在受限催化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层间距狭窄和缺乏驱动力导致反应物难以进入内部活性位点,催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异质结催化剂的表面。因此,构建具有范德华接触的二维异质结催化剂对于实现理想的CO2光还原产物分布可能是重要的。

 近日,江南大学焦星辰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院士合作设计了具有范德华接触的CoNi2S4–In2O3纳米片复合材料,来揭示层间微环境如何影响CO2光还原的产物选择性。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肥光源催化与表面科学线站的同步辐射紫外光电子能谱技术(SRUPS)(图1ab),分别获得了CoNi2S4纳米片和In2O3纳米片的能带位置(图1c),证实光照激发后光生电子会自发的由In2O3纳米片迁移到CoNi2S4纳米片。为了准确获得复合催化剂在光照反应条件下光生电子的迁移方向,该团队随后借助合肥光源催化与表面科学线站的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技术(SRPES),通过光纤直接将氙灯光源引入照射至样品表面,分别测得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Co 2p,Ni2pIn 3d谱图(图1d-f)。结果证实了光照条件下,In位点作为电子给体而Ni位点作为电子受体,表明了Ni-In双活性位点的成功构筑,这是成功调控CO2光还原路径的关键。本研究说明了合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以“Regulated Photocatalytic CO2-to-CH3OH Pathway by Synergetic Dual Active Sites of Interlayer”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cs.4c09841)。

 该成果得到了合肥光源(NSRL)宝贵机时的支持,也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资助。

1. a)通过SRUPS测试二次电子截止边;b)通过SRUPS测试价带边;

cCoNi2S4/In2O3能带位置;d)黑暗与光照条件下的Co 2p谱图;

e)黑暗与光照条件下的Ni 2p谱图;f)黑暗与光照条件下的In 3d谱图。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cs.4c09841


 

Copyright 2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Web2014
地址:中国 合肥市合作化南路42号 邮编:230029 电话:+86-551-63602043
欢迎您的光临!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65001"%> 无标题文档